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该政策旨在优化体育资源配置,提升全民健身水平,同时增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,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
近年来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,但城乡、区域之间的体育资源分配仍存在不均衡现象,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成绩斐然,但在部分项目上仍存在后备人才不足、训练体系待完善等问题。
《意见》提出,到2035年,我国将建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超过45%,在竞技体育方面,政策强调优化项目布局,加强青少年体育培养,推动职业体育与业余体育的衔接,力争在奥运会、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中保持领先地位。
BSPORTS《意见》明确,各级政府需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,重点支持社区健身中心、体育公园、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运营,推动学校、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政策还提出推广科学健身指导服务,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,并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全民健身信息平台,方便群众查询健身场所、预约课程、参与线上赛事等。
在竞技体育领域,《意见》强调“体教融合”,要求各级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协同合作,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,具体措施包括:
政策还提出,要加大对冷门项目和弱势项目的扶持力度,避免过度依赖传统优势项目,确保我国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。
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,《意见》提出多项支持措施: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加强与财政、税务等部门的协作,落实税收优惠、补贴等政策,降低体育企业经营成本,激发市场活力。
新政策发布后,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,多位体育学者认为,该政策兼顾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,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问题。
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明指出:“过去我们更注重‘奥运争光’,现在政策转向全民参与与竞技提升并重,这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路径。”
基层体育工作者也表达了期待,某社区健身中心负责人表示:“政策提到场地开放和数字化服务,如果能落实,将极大方便居民健身。”
《意见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新阶段,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,全民健身将更加普及,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将更加雄厚,体育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国家体育总局表示,下一步将制定配套实施细则B体育app,并定期评估政策执行效果,确保目标如期实现,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,形成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全民参与的体育发展新格局。